【解读】明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解读

    发布时间:2023-09-28 17:00
    【字体:打印

    一、综合

    初步核算,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(GDP288.3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4.8%居滁州市第6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45.6亿元,增长3.2%;第二产业增加值82亿元,增长6.4%;第三产业增加值160.7亿元,增长4.5%。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15.828.555.7。人均GDP 59145,增长4.9 %

    二、农业

   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.3亿元,同比增长3.9%第一产业增加值45.6亿元,增长3.2%

   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1.36万亩,上年同期减少0.8万亩其中粮食面积198.68万亩,比上年减少1.5万亩;油料面积19.58万亩,比上年增加0.68万亩;蔬菜面积5.36万亩,上年增加0.16万亩

    全年粮食总产量67.34万吨,同比下降1.79%其中稻谷产量26.95万吨,下降3.4%;小麦产量32.06万吨,增长0.4%;油料产量4.49万吨,增长2.4%;蔬菜产量12.56万吨,增长3.3%肉类总产量5.54增长1.1%禽蛋产量2.43吨,增长8.5%水产品产量7.89吨,增长3.3%

    年末生猪、牛和家禽分别存栏19万头0.91万头和333.36万只,全年生猪、牛和家禽分别出栏34.5万头1.11万头1358万只。

   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99.1 万千瓦,同比下降0.9%。农用拖拉机52823台,增长0.1%全年化肥施用量(按折纯量计算)3.82吨,下降0.13%;农用电量26408万千瓦时,增长15.8%

    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
    2022年末,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5家,较上年增加4;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0%,其中,国有企业增长239.9%,股份制企业增长13.7%,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3.2%,其他类型企业下降72.6%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.9%,销售产值增长13.5%;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3.1%;产销率为94%,比上年下降1.3个百分点。

    年末,全市共有59家企业列入高新技术产业行业目录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总数的35.8%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%,增加值增长11.7%;年末,战略性新兴产业34家,全年产值增长3.8%;年末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4家,全年完成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62.9%

    年末,全市共有高技术企业24家,产值同比增长-2.3%,增加值增长0.9%

    全市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7(当年新增入库20家)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4.25亿元,同比增长14.1%其中,建筑工程产值51.1亿元,占总产值的79.5%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2.6万平方米,比上年下降0.9%

        、商贸

    2022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.28亿元,同比增长4.2%。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,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36.99亿元,比上年增长3.8%,其中,城区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2.62亿元,同比增长4.2%;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.29亿元,比上年增加5.5%。按限额标准分,限额以上零售额17.51亿元,增长21.3%;限额以下零售额160.77亿元,增长2.4%

    五、固定资产投资

   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ƒ比上年同比增长15.2%其中城镇投资增长29.5%房地产投资增长-14.8%产业看:一产投资增长100.1%;二产投资增长12.1%,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2.1%三产投资增长16.6%分行业看,制造业投资下降1.0%;房地投资下降14.8%新开工制造业投资下降18.4%工业投资增长12.1%;技术改造投资增长44.1%

   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.4亿元,同比下降14.8%;房屋施工面积229.2平方米,同比下降38.4%,其中新开工面积88万平方米,同比上升53.7%;房屋竣工面积84.4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32.0%商品住宅销售额28.9亿元,同比下降35.1%

    六、对外经济和旅游业

     2022年末,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22890万美元,同比增长50.53%其中,出口22539.3万美元、增长54.38%,进口350.6万美元、下降42.12%2022年取消省口径报送,全省外资考核指标以FDI为唯一依据,2022年利用外资额为0

    2022年接待国内外旅游237万人次,同比增长20.2%左右。旅游业总收入14.4亿元,同比增长21.1%左右。年末共有旅行社6家,星级饭店2家,其中三星级及以上1家;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(区)3处,其中3A级及以上2处。

    七、交通和电力

    2022年,全市拥有各类营运客车62辆,其中,公交车244辆、出租车251辆。全年实现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16492.6万元,同比下降1.3%

    2022全市用电量12.4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2.3%;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4.1亿千瓦时,增长25.2%。分产业看,一产用电量0.32亿千瓦时,增长15.8%;二产用电量4.9亿千瓦时,增长0.19%,其中,工业用电量4.57亿千瓦时,下降0.27%;三产用电量3.2亿千瓦时,增长18.21%

    八、财政和金融

    2022年,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8.2亿元,同比增长6.5%,其中,上划中央收入5.6亿元,增长-8.3%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.4亿元,增长10%

    2022年,全市财政支出完成51.6亿元,同比增长7.2%,其中,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.1亿元,增长16%;教育支出8.3亿元,增长6.6%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.7亿元,增长10.7%;卫生健康支出4.1亿元,增长15.7%

    2022年末,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1.4亿元,比年初增加48.7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8%,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67.2亿元,比年初增加43.9亿元,比上年增长19.7%。各项贷款余额314.5亿元,比年初增加39.3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3%

    九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
     2022年,全市共有学校(园)172所,其中公办学校128所,含教师进修学校1所,普通中专1所,普通教育学校126所(高级中学1所、完全中学4所、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、初级中学24所、完全小学37所、村完小3所、教学点2所、幼儿园48所、特殊教育学校1所);民办学校44所,含十二年一贯制1所、九年一贯制1所、民办幼儿园42所。公办学校教职工5719人,其中,专任教师5203人,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教师2人,副高级教师1020人,一级教师2296人。拥有研究生学历65人,本科学历4132人,专科学历1050人。在校学生77367人,含中专6107人、普通高中9426人、初中17263人、小学30912人、幼儿园 13550人、特殊教育109人。2022年末,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2家,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24个,院士工作站1个,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、博士创新工作站  家。全年获授权发明专利117件、实用新型595件、外观设计151

    十、医疗卫生

    2022年末,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数224个,其中,医院7个、基层卫生院13个、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;卫生机构床位数3570张,其中,医院2833张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37张;卫生机构人员数0.42万人,其中,卫生技术人员数0.37万人。全市执业(助理 ) 医师0.14万人,注册护士0.18万人。

    十一、人口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    

    202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4.0人,其中男性33.0人,女性31.0人。总人口中,城镇户籍人口24.0乡村户籍户口40.0万人当年出生人口0.36人,其中男性0.19人,女性0.17人。当年死亡人口0.35人,其中男性0.2人,女性0.15人。

    2022年,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0元,增长6.7%。其中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66元,增长5.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78元,增长7.3%

    2022年,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6.4374万人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(续)保缴费人数18.73万人,60周岁以上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10.42万人,失业保险参保2.9289 万人,企业职工参保6.4374 万人,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.5797万人。全年专业技术人员数为9600人,其中农业技术人员为508人 。

    年末,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职工医疗保险56.3万人。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4.47,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539.16万元;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20.88万人,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9343.18万元。年末,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25个,床位3036张,收养各类人员917人。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37.38万元

    、资源、环境和安全生产

    2022年末,全市有林地面积53426.67公顷(80.14万亩,不含四旁折合);林木绿化率37.26%;;活立木蓄积量329万立方米。当年人工造林面积241.75公顷(成片241.75公顷)

    全年统计上报生产安全事故1起,死亡1人,其中道路交通运输业事故1起、1,较上年同期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下降80%。农林牧渔业、采矿业、建筑业及其他行业继续保持稳定,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。

   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41869.76吨标准煤,同比增长22.36%,规上电力消费量增长1.1%,单位GDP能耗为0.1893吨标准煤,上升22.88%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注:公报中部分数字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,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

        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,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。

        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,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

     
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